我们都中了老罗和贾国龙的奸计
西贝风波,把公知、企业家和消费者都拖进了漩涡。最后,公众依旧两手空空,而罗永浩与贾国龙却借着这场喧嚣收割了巨额流量——无论褒贬。看似一场正义之争,却更像是一出流量游戏。
西贝风波,把公知、企业家和消费者都拖进了漩涡。最后,公众依旧两手空空,而罗永浩与贾国龙却借着这场喧嚣收割了巨额流量——无论褒贬。看似一场正义之争,却更像是一出流量游戏。
9月10日,罗永浩在西贝用完餐后公开抛出质疑““几乎全都是预制菜”“贵”“实在是太恶心了”,引起全网炸锅,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喊冤并甩出“全国厨房随便看”,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随后表示将起诉罗永浩,双方争议愈演愈烈。
西贝的问题,都是上面的问题,大家看得出来吧。罗永浩和西贝的老板扯头花,戏剧性中带着许多许多真问题,直播提出了消费者的预制菜知情权问题。要为这种战斗精神和辩论精神点赞叫好。
罗永浩吃了西贝,发了一条微博:“好久没吃西贝了,几乎全都是预制菜,还那么贵,实在太恶心了。”
当罗永浩在微博上怒喷西贝“预制菜太贵太恶心”时,贾国龙恐怕正在后厨练习颠勺——这位西贝创始人用“开放所有厨房”的豪迈回应,把一场餐饮纠纷变成了行为艺术。在预制菜渗透率突破80%的当下,西贝偏要做餐饮界的“清流”,这场堪比“豆腐脑咸甜之争”的拉锯战,本质上是一场
在直播中,他展示着西贝使用的原材料。他以媒体拍到的一款西贝后厨使用的海鲈鱼为例,念出了配料表:该产品配料中含有盐、生姜、酵母提取物等,保质期为18个月。
曾经看到一种说法,有人说要曝光你,他说得要是从头到尾没一句真话就该毫不犹豫,立马反击,该澄清澄清,该起诉起诉;但只要有10%的内容是真的,就不要想着反击了,越说越说不清楚,而且只要这10%被证实,剩下90%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。只能期待时间和遗忘的力量了。
事情各位大佬应该都知道了,就是罗永浩在网上开炮,说西贝拿预制菜卖高价,纯属把食客当冤大头,还喊话有关部门赶紧立法,让饭馆明明白白标注用没有预制菜。
一场围绕“预制菜”的舆论风波,将餐饮巨头西贝与“科技狂人”罗永浩推向了风口浪尖。这场由微博吐槽引发的争议,在短短几天内迅速升级,演变为一场关于行业真相、消费信任与商业模式的激烈交锋。
除了主食是中央厨房做好以后统一配送的半成品,其他的菜全部都是门店用生鲜状态的菜肉做成的。西贝济南和谐广场门店的负责人向记者这样解释。
继宣布要起诉罗永浩、上线罗永浩菜单后,9月12日下午,西贝发布致顾客的一封信,信中将罗永浩所点的13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“作业指导书”向全社会公布,不过却似乎“越描越黑”。西贝称其半成品来自集团的中央厨房,但却和消费者眼中的非预制菜、现炒现做有较大的差距。业内
“这两天客流比以往多了些,大家都好奇来尝尝‘老罗同款’。”西贝服务员说。9月12日晚9点左右,当“罗永浩西贝之争”事件已深陷舆论漩涡之中,本刊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在北京探访了西贝(财富购物中心店),点了罗永浩同款菜单中的一道“鸡汤白玉山药炖豆腐”,边吃边看老罗直
9月10日下午,罗永浩在微博上吐槽许久未吃的西贝,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,价格还贵得离谱,甚至直言 “实在是太恶心了”,并呼吁国家推动立法,强制饭馆标明是否使用预制菜。
大众对“预制菜”这个词的朴素理解,就是“预制的,不是在门店厨房当时当场准备的菜”。
最早的时候,餐厅小,客流也不多,你去点了单,餐馆可以抓只鹅给你过目,然后宰杀、去毛、清洗、剁块、炖熟、上桌。
近期有个连锁餐厅与美食大 V 围绕预制菜的互怼,让预制菜登上热搜第三,但我劝大家别着急敲键盘 ——我们生气的并非预制菜本身,而是花了现炒的钱却吃到复热的东西!
9 月的餐饮圈比火锅还要热闹,一位直播大 V 与国内头部连锁餐厅公开相互指责,直接使得 “预制菜” 成为热搜第一名。网友分为两拨:一拨声讨商家欺骗消费者,另一拨为品牌辩护中央厨房合规,最终都没把预制菜究竟是什么阐释明白。这场骂战的实质,并非在于能不能吃预制菜,
罗永浩与西贝之间的这场“预制菜风波”,确实挺有意思。它不仅仅是一场名人与企业之间的口水战,更折射出当前餐饮行业快速发展中,消费者权益、行业标准与企业实践之间需要调和的问题。
起初,罗永浩只是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则关于西贝的 “用餐感受”,却随着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以起诉姿态回应,彻底点燃了罗永浩的情绪。
最近,一场关于“预制菜该不该进直播间”的争论闹得沸沸扬扬。一边是“交个朋友”直播间卖着9.9元的宫保鸡丁预制菜,主打“加热即食、便宜管饱”;另一边是西贝掌门人贾国龙公开呛声:“9块9的预制菜是垃圾!西贝的预制菜必须坚持‘现做标准’,贵点但值得。”